转发:第四十三期“科学家讲坛”——陈晓东教授报告会

发布者:张玉发布时间:2016-12-24浏览次数:856

     转发:第四十三期“科学家讲坛”——陈晓东教授报告会 


应公司“科学家讲坛”邀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晓东教授将于2016年12月26日访问公司,访问期间将举办学术报告进行交流,欢迎全校师生参加。

报告题目:超快可再充电锂离子电池(LIBs)电极材料设计
报告人:陈晓东 教授
报告时间:2016年12月26日,9:30-11:00
报告地点:一校区活动中心327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陈晓东(Chen Xiaodong),1999年毕业于福州大学化学系,2002年获得中科院物理化学硕士学位,2006年获德国明斯特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终身教授、副经理,物理与应用物理学院客座教授,NTU“柔性器件创新中心”主任,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研究员,是NTU最年轻的教授之一。陈教授专注于纳米-生物集成界面以及可控性合成具有特殊纳米结构与功能的材料,致力于解决能源、环境、医疗、信息等重要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问题。陈教授现为Nanoscale副主编、Nanoscale Horizons科学编辑,担任国际期刊Advanced Materials、Small Methods、Advanced Electronic Materials、Scientific Reports和Journal of Laboratory Automation的编委;2016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员(RSC Fellow)。
陈教授先后获得中科院优秀硕士论文、国家杰出职工奖学金、德国明斯特大学最佳博士论文奖、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奖学金、陈振传交流奖学金,多次获得NTU材料科学与工程年度教师奖、路博润年轻材料科学研究员奖、Small 青年创新奖等。陈教授在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hemistry、Nature Communication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论文190余篇,总引用6300余次,H因子41,研究成果多次被BBC、人民日报、New Scientists、Nanowerk、Materialviews等做亮点报道。陈教授应邀在网易公开课(TED)上做有关电池技术的演讲,在国际会议上作邀请学术报告100多场,并多次在重要会议做大会主题报告并担任分会主席,是国际纳米科学与材料研究领域最优秀的青年领军科学家之一。
报告摘要:
电子产品和新型电/混合动力车辆中,可再充电锂离子电池是重要的电化学储能设备,与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相比较,超快可再充电池面临的巨大挑战是其倍率性能至少要提高一个数量级。本次讲座,主要介绍近期通过合理设计材料对超快可再充电电池的发展。首先,通过搅拌的水热方法合理设计钛酸盐纳米管伸长至几十微米,机械搅拌同时增加了扩散速率和钛酸盐纳米晶体液相中的生长速率,这是通过定向附着机制延长钛酸盐纳米管的主要原因。这种延长纳米结构的合成方法可以延伸到其他的纳米结构体系,为制造用于高性能储能设备材料提供新的机遇;其次,通过一维TiO2纳米管的连续装备,形成可长时间循环使用具有反团聚性能的强健三维网状结构,与其他纳米结构相比,可提供直接快速的离子/电子传输途径,电极-电解质可充分接触,更短的锂离子扩散距离。总之,对超快可再充电锂电池具有极大需求,使其未来发展趋势值得探讨,因此有必要持续和快速发展该领域。